回顾

大学四年真的是不知不觉就已经结束了,感觉很仓促,恰逢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毕业的流程也都尽量从简了,没有谢师宴,没有毕业晚会,而且拿到两证就匆匆回家然后投入到工作岗位了,仿佛这紧迫的节奏连悲伤都追不上。

大一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
军训

大一,是最无忧无虑的一年,刚结束紧张的高中时光,来到相对自由的大学校园,一切都是那么轻松。刚来到校园,虽然不知道这个被调剂到的专业是个什么鬼,但是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其实从高中起,虽然嘴上说着我对未来没有规划,但是就是觉得自己适合也应该去做程序员,所以填志愿的时候报的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最后被调剂到地理信息科学这个一听就头大的专业(因为听着名字就是学地理的,而我最讨厌学的科目就是政史地)还是有些失落的,但也不知道为啥当时有一种迷之自信,认为计算机自学就完事了.....也算是阴差阳错吧,这一年加入了一个社团,两个学生组织。

大二,退了社团,学生组织方面有进一步。慢慢的,开始感觉自己似乎应该为曾经的编程梦想努力了,虽然依然没有什么学习进度。其实大一大二宿舍关系一直没有很热,关系也一直是处在相互认识这一阶段。一直到大二下学期,开始一起玩游戏,一起抽烟喝酒烫头,才开始突然升温,然后才有了宿舍熄灯后卧谈。慢热的人相处起来需要的是时间,慢热的男生们相处还需要一起浪啊...

大三。专业课程也多了起来,每天忙于作业和试验,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和对面宿舍一起打王者。直到下学期,终于意识到自己马上需要找实习了,而编程其实一直没有学多少,找工作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之后便是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外,基本都在宿舍自学。暑假,想去找一个开发类的实习工作,于是独自来到了南京,面试了多家公司,一方面自身实力不行,另一方面,初到一个新地方,新鲜感大过面试带来的紧张感,并没有好好准备,总之,面试都没过。回家之后也是总是在屋里面自学,虽然效率比较低。

大四,国庆节和舍友买去青岛玩了两天,这是和室友第一次出去玩,难忘的旅行。之后就业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就不得不逼迫着自己去更加努力,也慢慢的戒掉了王者。后来拿到了一个offer,但其实自己并不满意,最后在老师的介绍下,去了北京实习,虽然实习工资也不高,但是是奔着学习的机会去的,毕竟听起来名头大,为了以后找工作好找,也许这就是一个非科班且技术不硬的尴尬之处了。

毕业

19年年末就提前离校到了北京实习,寒假回家之后疫情就严重了,之后也一直是在家远程办公,也算是在工作前有了一个较长的假期能在家里好好的跟家人相处,算是第一个跟家人没什么争吵的假期了。3月中旬,学校开始通知强制回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基本上也就是在宿舍里活动,除了远程办公,就是和朋友们聊聊对未来的打算。

非常幸运遇到了杨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最让我感激的其实是在疫情影响下就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还为我实习转正费心,感谢。

虽然因为疫情,我们是不幸的一届,但其实我们也是幸运的。我们有幸成为学校改名后的第一届毕业生、穿上了新定制的学士服,我们有幸在疫情影响下还是拥有现场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我们有幸在本来应该外出实习的时间留在宿舍多了一段和室友相处的时间。

小插曲

临别的前一晚,溜出去和隔壁宿舍一起吃了顿饭,之后去了KTV。奇妙的是遇到了玩大冒险的小姐姐。聊了会之后了解到她们玩游戏,其中一个输了,惩罚就是随便找一个包厢,和里面的人合唱一首歌。聊着聊着发现竟然是同一个学校的,是文学院,而且也是偷偷溜出来的,挺有缘,于是两波人就凑到一起玩游戏。

临别

临别的时候,虽然挺不舍,但情绪其实还是比较淡定的,但是啊睿在后面突然喊了一声“目送光明”...有点中二,就像回头嘲笑一下,结果走廊里真站着一帮人,突然眼泪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掉,一直到出了学校的大门也没止住,自己坐在行李上,哭的像个傻子。

最后

思绪万千但是写不出来,就到这吧。

不知道下次再见大家是什么时候了,各位珍重!